
好品牌,值得信赖
“红立方”产品是国家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使用装备,长期致力于安全保障、应急救援、个人防护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发与销售
-
2025-11-7
2025 年 11 月 6 日至 7 日,“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部长会议在海南三亚盛大举行,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盛会吸引了来自 36 个国家的应急管理部门以及 11 个国际组织的有关负责人和代表踊跃参与。会议以 “命运与共、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为主题,各方代表深入交流、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为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灾害风险不断攀升,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自然灾害不分国界,其影响却波及全球,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应对灾害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2023 年 11 月,由中国发起建立的 “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正式落地,为全球灾害防治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开启了新篇章。自该合作机制正式成立以来,中国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全力推动其发展和完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合作机制组织架构已基本建成,并成功落地 14 项合作举措。通过实施千人培训计划,有效提升了参与国家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了救援能力。同时,立足救援实战,不断锤炼和提升应急救援的实战水平,确保在面对灾害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展开救援行动。此外,聚焦科普宣传,积极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培育防灾减灾文化,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灾害防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多双边交流互鉴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了各国在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领域的经验共享和相互学习。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实践。2025 年 3 月,缅甸发生 7.9 级强震,中国救援力量迅速驰援灾区,凭借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打通生命通道,为抗震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在此次会议上,缅甸社会福利与救济安置部联合部长梭温向所有伸出援手的国家,特别是中国表示衷心感谢,称赞各方的慷慨援助真切体现了睦邻友好精神和合作机制的共同愿景。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性挑战,马尔代夫国家灾害管理局局长希桑・哈桑深刻指出,灾害防范和气候适应是关乎本国存亡的必然之举。他高度肯定中国在区域预警网络、应急协调和技术共享方面的领导作用,认为携手合作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以及区域伙伴共建更加安全、更具韧性的未来的关键。当前,多国正结合自身国情建设灾害管理体系,并积极探索创新。白俄罗斯注重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通过系统普及减灾知识,提升全民减灾意识和能力;吉尔吉斯斯坦推广脆弱性评估数字工具,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灾害风险评估的精准度和效率;科摩罗则着力构建蜂窝式警报发布系统,实现灾害信息的精准发布,确保民众能够及时获取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准备。正如吉尔吉斯斯坦紧急情况部部长博别克・阿日克耶夫所言,合作机制有助于推动自然灾害防治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从后果处置向风险管控的转变,这对于提升各国灾害防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未来合作方向,与会代表们展开了热烈讨论。阿日克耶夫主张进一步强化该机制作为全球合作网络的核心功能,聚焦灾害预防、气候适应与民生安全保障,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和合作力度;老挝劳动与社会福利部部长坡赛・赛雅颂呼吁加强伙伴关系,加大韧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抵御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尼加拉瓜国家预防、减轻、应对灾害委员会联合主任肖奇尔特・科尔特斯表示,合作机制提供分享科学技术知识以及预警资源的平台,对于提升各国灾害防治水平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强化防灾减灾能力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价值日益凸显。本次会议期间,合作机制实现扩容,7 国以成员身份、2 个国际组织以合作伙伴身份加入。截至目前,已有 34 个国家、3 个国际组织成为合作机制成员或合作伙伴,合作成果惠及五大洲 80 多个国家,为全球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和救援司司长来红州在会上表示,在合作框架下,具体项目正在逐步细化。未来,中国将聚焦应急技能提升、救援实战、科普宣传和交流互鉴四个方向,与合作机制的成员、合作伙伴加强协作,共同提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水平,为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力量。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各国在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领域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也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灾害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将持续发展壮大,为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部分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25-11-7
近日,新疆多地遭遇强降雪侵袭,乌鲁木齐更是迎来了一场史诗级的特大暴雪,直接打破了当地 11 月的降雪纪录,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然而,这美景背后也隐藏着诸多挑战,降雪对交通、农牧业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据气象部门监测,截至 11 月 6 日 9 时,乌鲁木齐的降雪量已达到 31 毫米,积雪深度达 21 厘米,达到了特大暴雪量级。为应对这场罕见的降雪天气,保障师生安全,乌鲁木齐市部分中小学于 11 月 5 日提前放学,11 月 6 日放假一天。同时,多部门迅速联动,清雪设备、防滑物资均已准备就绪,全力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新疆雨雪天气持续在线,多地将有中到大雪新疆的雨雪天气仍在持续,预计 11 月 7 日,阿勒泰地区、哈密市等地的部分区域以及伊犁河谷东部山区、昌吉州东部、吐鲁番市山区的局部区域有小雪,哈密市北部山区的局部区域有中到大雪;上述大部区域伴有 4 至 5 级西北风,风口风力 8 至 9 级。11 月 8 日,阿勒泰地区的部分区域有小雪,山区局地中雪,全疆其他地区则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风力不大。风大天寒,防寒保暖需重视气象部门提醒,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东部、巴州北部山区、哈密市北部等地仍有较明显降雪,且风力较大,气温持续低迷,乌鲁木齐等地全天气温都在冰点以下。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公众出行需做好充分的防寒保暖措施,增添衣物,戴好帽子、手套和口罩等,防止冻伤。同时,由于道路积雪和结冰现象较为严重,出行时要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驾车出行需安装防滑链,保持低速行驶,注意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急刹车,以防车辆打滑发生事故。此外,还需防范降雪对农牧业的不利影响,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和饲料储备工作。雪天出行,防滑技巧要牢记在雪天出行,除了要注意保暖外,防滑也是关键。建议外出时穿着防滑鞋具,如带有深花纹的鞋子或钉有防滑钉的靴子,避免穿高跟鞋或底面光滑的鞋。行走时,要尽量选择有积雪或雪水的地方,避免走在光秃秃的路面或水泥地面上,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打滑。如果不小心摔倒,要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一旦感觉要摔倒,尽量不要用手去撑地,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手部骨折。而是应该顺着摔倒的姿势,用身体的侧面着地,同时护住头部和颈部,减少受伤的风险。温馨提示:家庭急救包,雪天出行的贴心保障考虑到雪天出行的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建议大家外出时配备一个家庭急救包。急救包内可以放置一些常用应急物品,如创口贴、碘伏棉棒、酒精湿巾、纱布、绷带等,以及救援工具、保暖用品如应急口哨、保温毯等,还可携带一些高能量的食品和饮用水,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在雪天出行时不慎滑倒受伤,急救包中的物品就能派上大用场,帮助你快速进行应急处理,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总之,在这新疆暴雪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安全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部分内容来源:央视 -
2025-11-7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当地震突然来袭,我们该如何正确躲避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避震指南,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些关键的自救知识。
避震三部曲:伏地、掩护、抓牢伏地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就地采取趴卧姿势,降低身体重心,这样可以避免被震倒或被高空坠物击中。掩护 :寻找身边的坚固物体,如桌子、床等进行遮挡,保护好头部、颈部等关键部位,减少受伤风险。抓牢 :如果可能,要紧握身边牢固的物体,如桌腿、床架等,防止身体被甩出或移动,待地震稍缓后再寻找更安全的躲避位置或撤离。
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公共区域 :在商场、剧院、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要保持冷静,就近躲避在柱子、墙角或结实的柜台、乐池旁,避免拥挤和踩踏,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撤离。
户外区域 :若身处户外,要迅速跑到空旷开阔的地方,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桥梁、隧道等危险物,以防被倒塌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砸伤。
家中 :在家中遇到地震,应迅速切断火源、电源、煤气等,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可躲避在厨房、卫生间等空间较小、有承重墙的房间内,或者躲在床、桌子等坚固家具下方,用枕头、被子等软物保护好头部。
教室 :在学校教室里,学生们应迅速躲在课桌下,双手抱头,闭上眼睛,待主震过后,在老师指挥下有序撤离教室,切勿慌乱奔跑。
野外 :在野外遇到地震并遭遇山崩滑坡时,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撤离,迅速离开山脚、陡崖等危险区域,避免被滚落的岩石击中。
震后疏散注意事项震后疏散时,要听从现场救援人员或相关指挥人员的指挥,有序撤离危险区域,避免拥挤、推搡等混乱场面的发生,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能在地震来临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让我们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为生命安全筑牢防线。部分内容来源:山西省地震局 -
2025-11-6
中央气象台 11 月 6 日 6 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 11 月 6 日早晨至上午,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和东部、江苏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其中,北京南部、天津北部、河北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 500 米的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 200 米的强浓雾 。
受影响地区交通情况受大雾影响,多地交通受阻。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封闭,机场航班起降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航班延误或取消。铁路运输相对稳定,但部分地区也出现了轻微的晚点情况。
出行指南驾驶人员 :务必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车距,开启雾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必要时使用喇叭辅助示意。若能见度极低,建议将车辆停靠在安全区域等待雾散,配备车载应急包。机场旅客 :出行前密切关注航班动态,可通过航空公司官网、机场官方电话或相关航班查询软件获取最新信息。如遇航班延误或取消,及时与航空公司沟通改签或退票事宜。铁路乘客 :提前到达车站,关注车站广播和电子显示屏上的列车时刻变化。候车时留意是否有临时调整通知,以便及时调整行程。
防护措施行人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出行,可佩戴口罩,防止吸入有害颗粒,同时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在浓雾中长时间停留。其他 :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应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学生户外活动时间,确保学生安全。
预警解读大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高,近地面层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水汽凝结而成。此次京津冀等地出现强浓雾天气,与当地的地形、气象条件等密切相关。气象部门会通过监测大气能见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结合卫星云图、雷达等观测资料,对未来大雾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
大雾天气出行需谨慎,大家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自身安全。部分内容来源:央视
- 姓名:
- 电话:
- Email:
- 留言内容:
产品中心
产品- 中国卫生应急携行装备应急分队装备标准及产品参数
- 红立方RCB-1急救箱
- 红立方RCN-021A普通版消防应急包火灾逃生包
- 红立方RCC-004车载三角标志应急包
- 红立方RCH-099应急包
- 红立方RCB-1迷彩急救箱
- 红立方RCN-021B精装版消防应急包火灾逃生包
- 红立方RCC-020车载应急包
- 红立方RCH-011户外行囊
- 红立方RCB-2急救箱
- 红立方RCN-025家庭应急包
- 红立方RCC-020B车载应急包
- 红立方RCH-001户外应急包
- 红立方RCB-2迷彩应急箱
- 红立方RCN-090人防包
- 红立方RCC-168车载大巴车综合包
- 红立方RCH-006户外腰包
- 红立方RCB-3综合标准应急箱
- 红立方RCN-003防灾应急豪华型
- 红立方RCC-002车载标准型包
- 红立方RCH-009多功能包
- 红立方RCB-3迷彩应急箱
- 红立方RCN-005防灾应急标准型
- 红立方RCC-003车载豪华型包
- 红立方RCH-083应急包
- 红立方RCB-4家庭型应急箱
- 红立方RCN-002火灾应急包
- 红立方RCC-059应急包
- 红立方RCH-085应急包
- 红立方RCB-4迷彩家用应急箱
联系我们
联系公司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紫园路13号
免费热线:4008-321-995
大客户热线:13366660995
邮箱:redcube@163.com
传真:010-61308255
京ICP备15006317号-2 中红方宁(北京) 供应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Redcube All Right Reserved.
小成本好项目,好项目代理,新奇特项目代理,应急用品加盟,消防用品加盟
户外用品加盟,应急包加盟,急救包加盟,应急好项目加盟,好项目加盟,项目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