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佳绩,展现应急担当
11 月 5 日,第 35 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应急管理部机关报 ——《中国应急管理报》再添荣耀,消息作品《企业不过 80 人 一张作业票要 20 多人审签》与新闻摄影作品《河北燕郊爆炸事故救援》双双荣获三等奖。这不仅是该报连续第二年斩获中国新闻奖,更使其成为目前部委主管的全国性行业类媒体中唯一连续两年拿下新闻摄影类奖项的媒体。
作品背后的深度与温度
直击问题,推动整改:获奖消息作品《企业不过 80 人 一张作业票要 20 多人审签》于 2024 年 12 月 24 日刊发,记者刘向伟、罗帆及通讯员骆倩倩以 “异常作业票” 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虚化问题。文风短小精悍,剖析深刻,刊发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有效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制度的完善。
定格瞬间,诠释使命:新闻摄影作品《河北燕郊爆炸事故救援》于 2024 年 3 月 14 日刊发,记者曹博远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抓拍而成。画面构图严谨、视觉冲击力强,真实记录了救援人员不畏艰险、争分夺秒搜救生命的紧张场景,生动诠释了应急人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 的使命担当。
回顾往昔,情感依然滚烫
回顾上一届评选,该报 2023 年 7 月 24 日刊发的新闻摄影作品《暴雨中转移群众》曾荣获第 34 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通讯员朱燕林在防汛救援现场拍摄的这幅作品,定格了消防员在滂沱大雨中艰难涉水转移群众的感人瞬间,被读者盛赞 “消防员就是危难之时的那束光”,成为应急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的生动写照。
扎根一线,铸就连续获奖秘诀
作为应急管理部机关报,《中国应急管理报》始终聚焦核心政治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增强 “四力” 为实践路径,持续深化 “党的人、新闻人、应急人” 身份意识教育,大力开展 “精品工程” 建设。记者们坚持深入基层、扎根新闻现场获取一手素材,用心用情讲好应急管理故事。连续两届获奖的背后,是报社对 “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优质新闻作品的执着追求,也为行业媒体采编工作树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
中国新闻奖与中国应急管理报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其权威性与影响力备受新闻界认可。此次《中国应急管理报》再度获奖,彰显了行业媒体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与传播力量。期待未来看到更多这样有温度、有力量的应急管理故事!
大家对中国应急管理报的获奖怎么看呢?是否也感受到了应急管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部分内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