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如有人心脏骤停、溺水、触电等,这些情况下,及时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术,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应急救护动作规范。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
轻拍重唤 :迅速走到患者身边,跪在患者一侧,双腿跪地,上身前倾,用手轻拍患者双肩,并在其两侧耳边大声呼唤:“先生 / 女士,您怎么了?” 如果患者无反应,立即呼救,让周围的人帮忙拨打 120 急救电话,并尽快取来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检查呼吸 :同时,观察患者的胸部和腹部是否有起伏,判断其是否有呼吸。可通过将脸凑近患者的口鼻处,感觉是否有气息呼出,耳朵贴近患者口鼻处听是否有呼吸音等方式辅助判断。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找准位置 :正确的按压位置是胸骨下半部,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施救者可用食指和中指沿患者肋弓向中间滑移,在两侧肋缘交汇点上方的胸骨部位即为按压区。
正确姿势 :施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一侧,双脚与肩同宽,上身前倾,双臂垂直于患者胸部,双手掌根重叠,下面的手掌根放在按压部位,上面的手掌根放在下面的手背上,手指向上翘起,避免压到胸部。
按压要求 :按压时,依靠上身的力量,有节奏地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 5 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 100 至 120 次,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手掌根部始终要紧贴患者的胸部,保持连续按压。
开放气道
清理异物 :在进行人工呼吸前,需先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异物,如食物残渣、假牙、血块、呕吐物等,以保持气道通畅。可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工具轻轻取出异物。
仰头抬颏法 :一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用手掌用力向后压住额头,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患者下颌骨的下方,轻轻抬起下颌,使患者的头部后仰,气道得以开放。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颈部损伤。
人工呼吸
托颌捏鼻 :在开放气道的基础上,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另一只手托住患者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深吸气后吹气 :施救者深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嘴唇完全包住患者的嘴,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超过 1 秒,使患者的胸廓明显抬起。吹气量不宜过大,避免造成患者胃部胀气。
松鼻换气 :吹气完成后,松开捏住患者鼻子的手指,让患者的胸廓自然回弹,排出肺内气体,同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情况。如此反复进行,每次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为 2:30,即每做 30 次胸外按压,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持续施救与使用 AED
持续循环 :心肺复苏应持续进行,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接替。如果有多人在场,应轮流进行胸外按压,以保证按压质量。
AED 的使用 :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尽快使用。在患者胸部裸露后,按照 AED 的语音提示操作,将电极片贴在患者指定位置,通常一个贴在右上胸,另一个贴在左下胸。然后开启 AED,不要触碰患者,等待 AED 分析心律。如果 AED 提示需要电击,按照提示按下电击按钮,电击后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北京红立方温馨提示: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至关重要。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习这些步骤,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伸出援手,挽救生命。也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让我们一起为生命保驾护航!